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通州儒学记 南宋 · 王应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万历《通州志》卷三、康熙《通州志》卷一三、乾隆《直隶通州志》卷一九、《江苏金石记》卷一八
通之有学,志不载所始。
文惠王公之记,自太平兴国中肇建先圣庙于城西南,乾兴初徙而东之,前斋庐而后讲舍,其即庙为学欤?
大观四年,朱侯彦又植庠门,建射亭,学子便之,由是擢名第者视他郡最盛。
绍兴初,草创于州治之西,其后即旧址更建,至淳祐壬寅燬于兵。
壬子秋,今太傅平章贾公董师于淮俶,授方略而沟封之,通民怙冒威德,以有宁宇,寖寖如承平。
惟时学宫未复其旧,仅有礼殿、伦堂,而生徒肄业无所,供养亦废。
官授于斯者,宁不知倚席不讲为可愧哉,盖力弗既而将有待也。
咸淳之元,兵部尚书汉东李公制阃六年矣,樽俎舒暇,左诗右书,淮海澄清,累化禔福。
是岁春,会稽黄君焱将往教于通,公语之曰:「古者闾巷党术罔曰寡约,必立之师,世之夸毗者,待人狭而自待亦凉,世罔攸劝。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课试外教养当并行。
子其勉之」。
黄君奉命惟谨,于是序列八斋,日行二膳,昔所缺者今乃有之。
又以张、陈、任三贤旧有祠,旷而不举者有年矣,乃植久仆之碑,绘像于堂,瞻仪者肃如也。
列戟有严,两庑孔修,墙甓外周,庖廪毕具。
鸠僝于丙寅夏,越明年夏而就绪。
郡守侯弼至,颇佐其涂甃之费。
既而邦人来观,或叹或愕,谓是举也,不役一兵,不烦众力,惟黄君率诸生之长,协比经始。
又以其馀力具祭器,且募监书而庋藏之,其于学者信有劳矣。
孰知所以有成者,乃尚书公之教泽也。
前通之李万程、李勉之、郎君玉等以书来请识其事,凤以《春秋》不书修泮宫之义辞,乃又请曰:「夫子于《春秋》虽有所不书,然子产不毁乡校,则亟称之。
夫事难成而易圮,愿求一言以诏来者」。
应凤不敢固辞,而窃有感焉。
郡有校官,自江都相发之,施及建武之兴,如任延、伏恭,逖左并边,皆能以学为先务,流风馀化,隐然有厌难销萌之功。
先儒谓执干戈者听于明理义者,而后大业定,信哉斯言也。
学莫先义利之辨,居官者不辨乎此,则事非其事,为士者不辨乎此,则志非其志。
义者心之所同,然庠序之教因而申饬之耳。
惟通密迩帝畿,名卿辈出,文物盖彬彬矣,视有邦厥邻,则安定体用之学可师。
若时先达,忠直如吴,友顺如姚,皆循乎天理之正。
俞之异科,崔之联第,亦素履而往修天爵,而人爵从之,岂以利禄先入其心哉!
游于乡校而拜三贤之祠,景高晞骥,其必有所发矣。
夫张公当新法严急之,而尊礼邵、程,不阿世好,忠肃、忠敏二公言人之所不敢,居人之所不堪,非有为而为之,惟得乎义理之安而已。
义理之心人皆有之,尚何成败之足虑乎?
子产远矣,有贤太守犹可以为任延、伏恭也。
政论 其八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昔圣王之治天下,咸建诸侯以临其民。
国有常君,君有定臣,上下相安,政如一家。
秦兼天下,罢侯置县,于是君臣始有不亲之舋矣。
我文、景患其如此;
故令长视事至十余年,居位或长子孙,永久则相习,上下无所窜情,加以心坚意专,安官乐职,图累久长,而无苟且之政,吏民供奉(《北堂书钞》未改本七十八作「养」),亦竭忠(《北堂书钞》作「诚」)尽节而无壹切之计,故能君臣和睦,百姓康乐
苟有康乐之心充于中,则和气应于外,是以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自顷以来,政教稍改,重刑阙于大臣,而密网刻于下职,鼎辅不思在宽之德,牧牧守守逐之,各竞摘微短,吹毛求疵,重案深诋,以中伤贞良。
长吏或实清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曲礼不行于所属,私敬无废于府(有脱误)
州郡侧目,以为负折,乃选巧文猾吏,向壁作条,诬覆阖门,摄捕妻子,人情耻令妻子就逮,则不迫自去。
且人主莫不欲豹、产之臣,然西门豹治邺一年,民欲杀之;
子产相郑,初亦见诅,三载之后,德化乃洽。
长吏下车百日,无他异观,则州郡睥睨,待以恶意,满岁寂漠,便见驱逐。
正使豹、产复在,方见怨谊,应时奔驰,何缘得成易歌之勋,垂不朽之名者哉!
冯唐文帝之不能用李牧矣。
近汉世所谓良吏,黄侯、召父之治郡,视事皆且十年,然后功业乃著。
且以仲尼之圣,由曰「三年有成」,况凡庸之士,而责以造次之效哉。
故夫卒成之政,必有横暴酷烈之失。
而世俗归称,谓之辨治,故绌已复进,弃已复用,横迁超取,不由次第。
是以残猛之人,遂奋其毒,仁贤之士,劫俗为虐,本操虽异,驱出一揆。
故朝廷不获温良之用,兆民不蒙宽惠之德,则百姓之命委于酷更之手,嗷嗷之怨,咎归于上。
夫民善之则畜,恶之则仇,仇满天下,可不惧哉!
是以有国有家者,甚畏其民。
既畏其怨,又畏其罚,故养之如伤病,爱之如赤子,兢兢业业,惧以终始,恐失群臣之和,以堕先王之轨也。
今朝廷虽屡下恩泽之诏,垂恤民之言,而法度制令,甚失养民之道,劳思而不无功,华繁而实寡。
必欲求利民之术,则宜沛然改法,有以安固长吏,原其小罪,阔略微过,取其大较惠下而已。
昔唐、虞之制,三载考绩,三考黜陟,所以表善而简恶,尽臣力也。
汉法亦三年壹治状,举孝廉尤异。
宣帝时王成胶东相,黄霸颍川太守,皆且十年,但就增秩赐金,封关内侯,以次入为公卿,然后政化大行,勋垂币。
皆先帝旧法,所宜因循。
及中兴后,上官象为并州刺史祭肜辽东太守,视事各十八年,皆增秩中二千石。
建初中南阳阴意以诏除郎为饶阳,视事二十三年,迁寿阳又十八年(「建初」下廿九字从《北堂书钞》未改本七十八服令门补)
近日所见,或一期之中,郡主易数二千石,云拨波转,溃溃纷纷,吏民疑惑,不知所谓。
及公卿尚书,亦复如此。
台阁之职,尤宜简习。
时,尚书但厚加赏赐,希得外补,是以机事周密,莫有漏泄。
昔舜命九官,自受终于文祖,以至陟方,五十年不闻复有改易也。
圣人行之于古,以致时雍,文宣拟式,亦至隆平。
若不克从,是羞效唐、虞,而耻遵先帝也(《群书治要》)
鳌溪桥碑阴记 南宋末 · 何时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八八九
乐安介万山间,县治之前有溪焉,野绿天碧,远迩澄湛。
其东南石隆然峭立,沙际突怒,若灵鳌之负山。
其名曰鳌溪,盖造物者钟秀于是,为一邑奇胜处也。
咸淳丙寅冬豫章唐侯九龄来宰是邦。
始至,以崇教养为第一义,建书阁于学宫,藏焉修焉,将将翼翼。
未几,正厅庑,造义廪,百废具兴。
且谂于众曰:「兹地水秀,士多雅而文。
然有溪桥屹然下流,为邑之纪,今圮未修,阖增旧观,以壮吾邑乎。
不然,吾惧襟抱之亏疏而风气之宣泄也」。
言未既,工献伎,富效力,侯出俸为之倡。
踰年桥成,中书文公天祥司业文公及翁、吏部雷公宜中阁学陈公宗礼闻而伟之,题扁记文,奕奕相照。
于是邦人士咸喜侯之能成斯桥,又喜三魁之为斯桥重,屃赑巨鳌跨南北,市为环观,前未有也。
戊辰夏水暴至,民居湮没。
越三日,桥以溃告,独高甍巨桷浮空亭亭,勿坠勿压,若有鬼神异物阴相者。
众曰:「异哉!
桥之成也,趾若是其固也,成而遽圮,何也?
桥之圮也,屋若是其壮也,圮而独存,何也」?
侯曰:「若知吾所以名桥之意乎?
是非专为利涉设也。
山川百里之王气,井邑万户之文风,韦衣里闾,憔悴不得志之士,莫不争相濯磨,期以自奋于世。
鳌石之谶,吾方有望于吾党也」。
乃召匠于洪之靖安,辇石于邑之东郭,悉去旧堤,百步下平波漫流,回环束隘,于阴阳为胜,至是疑其浮浅,又下百步而筑南岸沙堤。
皆大石叠其上,分寸坚密无罅趾,增高而胜者不可拔。
兹非天坠地出以成侯之志欤。
夫以斗僻之邑,力疲于台郡之急符,财窘于版漕之经赋,节缩那补,仅足纾邑计。
他人处此,其学宫官舍有所营治者鲜矣,况斯桥乎?
桥之费缗钱五百万,其能办此者鲜矣,况至再兴役,縻万千之费而益办乎?
盖其视邑如家,视士民如子弟,人以为可以不必为者,侯以职分之当为,汲汲然如衣食渴饮之不可缓也。
摘星杰阁,当经籍之藏,卧波长桥,发溪山之胜,其为斯邑庇赖者远矣。
昔者城阙佻达,诗人兴刺,而子产溱洧之济,孟子以惠而不知为政讥之。
今政教具举如侯者,焉宜不一书也?
若夫桥之修广,馆驿之位置,悉惟其旧,有前记在。
本农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五
有覆于上者如天。
载于下者如地。
而百姓不之知。
有恩信及一物。
教化及一夫。
民则归之。
其犹旱岁与丰年也。
丰年之民。
不知甘雨柔风之力。
不知生育长养之仁。
而曰我耕作以时。
仓廪以实。
旱岁之民。
则野枯苗缩。
然后决川以灌之。
是一川之仁。
深于四时也明矣。
所以郑国子产三月
而鲁人不敬仲尼
报曹公书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
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
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
前者黜退,欢欣受之。
赵宣子朝登韩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贺。
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之平哉!
忠非三闾,知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乃使馀论远闻,所以惭惧也。
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
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啮,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
侯嘉其臣所争者大,而师旷以为不如心竞。
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子产谓人心不相似,或矜势者,欲以取胜为荣,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炉不欲令酒酸也。
至于屈谷巨瓠,坚而无窍,当以无用罪之耳。
它者奉遵严教,不敢失坠。
郗为故吏,融所推进。
赵衰之拔郤縠,不轻公叔之升臣也。
知同其爱,训诲发中(《文选·羊祜开府表》注,「训诲」上有「来书」恳切」四字。)
懿伯之之忌,犹不得念,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哉!
辄布腹心,修好和初。
苦言至意,终身诵之(《后汉·孔融舆传》「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官。因显明仇怨,操故书激厉报。」案:《传》注引《续汉书》;「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学于郑玄」)
如石投水赋(以圣奖忠直从谏如流为韵) 唐 · 卢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石比臣心。水犹君德。
诚见投而不阻。如从谏而无极。
盖所以作仁圣。思正直。
清逾万顷。能容落落之姿。
操或一拳。以造沉沉之色。
惟我圣后。启乎宸聪。
每以淡然之德。能取确尔之功。
言乎水也。逾汉祖之虚受。
称乎石也。遇留侯之尽忠。
是以王事竭诚。偫臣报政。
具怀凿凿之美。允纳洋洋之圣。
君心润下。已覃滂沛之恩。
臣志补天。愿表坚贞之性。
故得朝廷肃穆。上下交庆。
伊傅以输忠。配唐虞而比盛者也。
当其欲进嘉谋。心怀隐忧。
思衮职而有补。随谏鼓以来投。
于是咸趋丹陛。若蹈洪流。
且推诚而上达。亦虚心而下求。
既乃契皇情。承天奖。
介然允臻乎浃洽。涣若尽纳其忠谠。
一言初进。开龙颜而似激圆波。
万国皆闻。入宸心而若流清响。
乃知窥日月之光。有亏必谏。
震雷霆之怒。有谏必从。
虽磊落以难进。乃广大而见容。
既无悔以无尤。子产徒言于狎水。
那将恐而将惧。韩非奚患于撄龙。
且夫琼瑶为报而匪珍。夜光处暗而多患。
未若我喻水于盛德。比投于纳谏。
允当上善之求。勿谓下流之讪。
遂用握金镜。临玉除。
忠言得进以无隐。圣虑每徵于往初。
如是则祥符出。惠泽舒。
将无事而无谏。见寰瀛之晏如。
涿郡太守建安十二年七月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
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闾;
郑丧子产,而仲尼陨涕。
孤到此州,嘉其余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有异于人。
今亟敬遣丞掾修其坟墓,存其子孙,并致薄醊,以彰厥德(《魏志·卢毓传》注引《续汉书》,又见《艺文类聚》四十)
汉官仪下 其十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五
将作大匠,世祖中兴以谒者领其官,章帝建初元年乃置真,位次河南尹
永元七年(案:《续汉志》补注引《汉官》作「永元十年」)大匠应慎上言:「百郡计吏,观国之光,而舍逆旅,崎岖私馆,贡篚之物,朽湿曝露。
晋国,霸之盟主耳,舍诸侯于隶人,郑子产以为大讥。
况今四海之大,而可无乎」?
和帝嘉纳之,即创业焉(《续汉志》补注,《艺文类聚·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能赋可以为大夫(因物能赋,可为大夫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八、《无为集》卷二
邻国交好,古人重诗。
苟贤者之能赋,故大夫之可为。
感物造端,致二邦之协睦;
量材录德,宜再命以优推。
尝闻侯以贤封,士由君胙。
邻邦不可以不睦,臣职不宜乎不具。
将与谋事,必求能赋。
且《诗》有六义,能宣列国之诚;
而智效一官,当预大夫之数。
盖夫善比而兴,能箴以惩。
适四方则命无所辱,善一言则邦从以兴。
既达古之风雅,可为君之股肱。
诵三百之遗篇,足彰才智;
宜五十而后爵,以宠贤能。
及其受命出疆,从君与会。
讲好以修睦,兴利而除害。
我则文寄其心,声闻于外。
扬四始以深论,为三邦之所赖。
是以班固之言,图事论志居先;
卢恺之议,审官语诗为大。
则知道佐列辟,尊为大夫
禄不可过,爵不可踰。
茍弗善其诗者,岂足谓之贤乎?
必也鸿雁应械,可任归生之职;
羔裘善诵,是为子产之徒。
况夫主意渊深,国几丛脞,托章什以后达,非贤才而安可?
诗人之诗,讽而诵义已精穷;
禄士之禄,倍而兼材当克荷。
故圣人著育才之法,正取士之因,以谓官欲入者学于古,夏所诵者弦于春。
就宵雅以肄三,始从师氏;
及君子之能九,进任陪臣。
后世诗道陵夷,圣言湮郁,义失风赋,文烦黼黻。
学之不足以事君,咏之不能乎托物。
然而位或至于公卿,得无愧于簪绂?
风俗通义佚文卷二 其三十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七
牧守长不宜数易。
案:《尚书》有考绩。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郑子产从政三年,民乃歌之。圣贤尚须渐进,况中才乎!数易岂不纷错道路也?(《意林》)
河桥863年3月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咸通癸巳岁日休河桥。观桥之利。不楫而济。美其事。著河桥赋。其辞曰。
西荒之外。
昆崙山
帝都之下。
丰隆在焉。
其表无际。
其高破天。
河汉极北。
昭回相连。
分其坎德。
遂有河源。
其出绵绵。
其流涓涓。
如带是也。
滥觞信然。
礐石以作注。
终裂地以成川。
迨乎放勋之世。
重华之年。
其水怀山。
其波浸天。
鳌怒则蹴翻五岳。
鲸激则掉破百川。
迅澓欻而似曝。
涌湍濆而若煎。
渍地轴以摧矣。
烂天轮而缺然。
草木则尾闾之外。
日月则沃焦之巅。
人民死而为介。
裸虫化而为蠙。
有桑不绩。
有麻不田。
此则乘垲望万里之渊。
且夫天地之前。
有河生焉。
盘石之神。
不能导而使归海。
朴父之力。
不能疏而使为川。
岂非元命未降。
抑自上元
大圣未出。
大功未宣。
天之作矣。
抑有由焉。
于是尧之心。
恻然惘然。
咨其四岳。
举尔所贤。
天之元命。
不自于鲧。
鲧虽作矣。
其功不全。
果殛于山。
其罪昭然。
天之元命。
降而自禹。
禹既作矣。
其功如天。
于是禹之心。
忧然劳然。
股既无胈。
过不入门。
以已为下。
以物为先。
既乘橇以即檋。
又随山而浚川
导自积石。
至于龙门
裂岝𡺀以风响。
斩崭岩而昼昏。
破灵怪窟。
断天地根。
分其注使不可溃。
修其流使不可吞。
然后千岩万壑。
雷吼电奔。
抉逆流而并泻。
渤海以犹浑。
天下安流。
昏垫无忧。
禹功既大。
舜禅克修。
其功也与天优优。
其绩也与河悠悠。
兆庶其安。
九河如箭。
浊不可鉴。
崄不可见。
涡若惊风。
浪如狂电。
若此帝妫之世。
则其流也如丝如线。
在昔典午之世也。
其君实良。
其臣孔臧
念济者之太劳。
乃致功而去航。
子产之济也不足比。
充国之奏也胡可方。
于是督斤斧于梓匠。
下材干于豫章
造其舟也。
乃絙乃杠。
乃舆乃梁。
功既夺于利涉。
力可侔于巨防
如禦鼋鼍者以妖为德。
聚鱼鳖者以怪为祥。
观其步高于空。
履险于深。
其形也若剑倚天外。
其状也若龙横水心。
其高也若大虹之贯天。
风吹不动。
其壮也若巨鳌之压海。
浪泛不沈。
曙色霍开。
济者相排。
如川失水。
一物时来。
蹄响如雨。
车音若雷。
有贤有俊。
有隶有台有贫有窭。
有货有财。
噫。
前王之道。
深有旨哉。
在水则河桥晓济。
陆则四关尽开。
水之与陆。
一贯而来所以大同其轨。
广纳其材。
岂梁之防乎。
抑闻三代之桥也。
不斤不斧。
不徒不杠。
以道为水。
以贤为梁。
济民者民不病溺。
济世者世不颓纲。
开之也通仁流义。
闭之也关淫限荒。
之梁也曰汤。
殷之梁也曰昌。
周之梁也曰旦。
汉之梁也曰光。
自汉之季。
国窃主折。
为水者以洚以强。
及隋之世。
为梁者唐。
故能济民于万方。
同轨于八荒。
是知河桥之义也。
可以献于天王
九讽系述 其八 舍慕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八
粤吾秉志兮。洁于瑾瑜。
芬其德而芳其道兮。荣于蘼芜。
兴国以见罪兮。拟佐王而蒙辜。
彼偫小之茸茸兮。如慕臭之蟞蜉。
以大鹏为爵兮。以康瓠为㼶。
以衮衣为褋兮。以黎邱为墟。
以郑姬为丑兮。以子产为愚。
鲍焦为贪兮。以孔圣为诬。
吾将奋鳞于大空兮。奚独慕此江湖。
吾将发荣于蟠桃兮。奚独守此蒿蒌。
吾将荡其魄兮。骖风轫与轧车。
谒帝于冥冥之天兮。秉其生杀之枢。
将飘飘以高逝兮。亦何必怀此奸邪之故都。
司空荀爽述赞 东汉末 · 杨修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一
生应正性,体含中和,笃诚宣于初言,晚允朗于始察。
是以在童龀而显奇,渐一纪则布名。
须幼之可师,甘罗之少者,何以逾公之性量乎?
砥心《六经》,探索道奥,瞻乾坤而知阴阳之极,载而集之,独说十万余言,士林景附,群英式慕,由毛羽之宗鹏鸾,众山之仰五岳也。
昔楚思叔敖而作歌,郑讴子产而兴叹,瞻望弗及,作词告思。
词曰:
爰在大汉,挺荀作贞。
其德允明,诞发幼龄。
行蠲体洁,如玉之莹。
确乎其志,乃励乃清。
遂陟司空,天子是毗。
惟君之德,朋僚所咨。
清水平土,茂哉是力。
将混六合,绳以正直。
散以礼乐,风以道德(《艺文类聚》四十七)
聩皂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三、《佩韦斋文集》卷八
吴郡之斋,皂而趋者十馀,率慠且黠。
择厖而皓者为之长,凡公家之馈,俾受而内之斋。
每踰月,辄劳以薪若酒,且蠲其役,至之蚤莫不究切之。
虽其徒意忌甚,然惧其轧己也,莫敢议。
有聩而贫者,目眵昏,手足惰窳,隆背而低首,行步朅蹶,扬其声呼之则呀呀开口,群视之若无人。
一日,俟于庭,迁延而入予室,卑陬而前,纤抑而笑,出片纸若讼牒者寘予几,亟伛偻而退,睨左右若畏若骇。
追而问之,不应。
余惊焉视之,覼缕数百字,盖擿校人之欺,而悼子产之谬而不悟也。
再读之,虽莫辨其实,然孰察之,则似嬄媢其得于余者。
余于是怃然曰:嘻,可畏哉!
夫皂而聩,信无闻也;
聩而病且老,信不足畏也。
彼束薪斗酒之获初何足算,鼠雀之计一行,诋讦之辞踵至。
今朝廷之上,贤否错立,其不能容人之过,善于伺人之短者,何往非耳聪而目明者哉!
居高官,据要职,禄赐之厚,车舆之泽,邸第之雄,较其所得,又岂直束薪之与斗酒哉!
修严洁白,犹惧官谤,而便文自营者,乃傲然弗之顾,徒以号位势力,足以轧夫人而钳其口。
吁,何愚也!
余故为之说,使闻者或有警焉。
辞请禅令延康元年十一月乙卯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
昔柏成子高辞夏禹而匿野,颜阖辞鲁币而远迹,夫以王者之重,诸侯之贵,而二子忽之,何则?
其节高也。
故列士徇荣名,义夫高贞介,虽蔬食瓢饮,乐在其中。
是以仲尼王骀,而子产申徒
今诸卿皆孤股肱腹心,足以明孤,而今咸若斯,则诸卿游于形骸之内,而孤求为形骸之外,其不相知,未足多怪。
亟为上章还玺绶,勿复纷纷也(《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南堤文星桥记 南宋 · 陈兰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九、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光绪《湖南通志》卷四四
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惜其惠而不知为政,徒杠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然则桥之兴废,亦可以观政与。
邑文星桥在堤南,跨秀水之中流,水本出白水,江之板桥,支流数百步汇于桥所,迤流而南,拱于县庠,邦人士以为南方文明之地,故水以秀名。
其来尚矣。
岁久桥圮,水亦湮塞。
淳祐乙巳令尹胡君乃命直学彭英、邑士彭述疏而复之,作亭其间。
开庆己未,边城澒洞,令尹赵君断桥以禦贼,而亭遂坏。
赵君秩满,桥幸复,不数载,巨浸冲激又坏。
咸淳庚午,余既领邑之二年,每一过之,仅存略杓,肩不容并,轨不容过,顷谓直学彭燧曰:「此君家旧德事也」。
彭君慨然谋诸季父述,述亦欣然任责,于是官为之倡而率,有力者为之助。
或畚而土,或凿而筑,不踰月而桥复成,凡广一丈三尺,凡袤三丈九尺,规模视昔尤壮。
方议作亭其上,或曰:「堤濒湖不宜亭,亭久将压,桥必易圮」。
明年,湖果倒溢,堤岸一壑,而此桥宛然如鳌跨水,屹以不坏。
湖山环绕,烟霏晦明,来者、往者、戴者、负者、车者、笠者、伛偻而提携者,安然如登康衢而履坦道,非此桥之一遇欤。
桥成,诸君合辞请名以魁星,而属余为记。
余曰:「斗魁戴筐,多士之祥,桥以利涉,岂士独当其奇耶」。
彭君曰:「岁居心而仁泽洽,明堂亮而泰阶平,凡三能两,比之所临,百姓共福,又安知夫往来负戴者无驷马车之过其上,而伛偻提携者无龙钟老之出其间哉」。
余既乐为之书,而又作而叹曰:「今之邑非昔之比矣,邑政可以利民亦多矣,饥者欲食,寒者欲衣,颠连困苦者欲安乐苏息。
焉得人人而济之,如此桥之能利涉乎。
后之观政者,必有得吾心之同然矣」。
按:光绪《湘阴县图志》卷三○,光绪六年刻本。
赵景伯 南宋 · 韩淲
 押先韵
蜀道一琴鹤,高斋二百年。
中原之文物,谏疏庆历传。
政涂竟以归,虚白更安禅。
呜呼清风长,不与时俗迁。
每行大夫墟,踌躇倍依然。
或逢其耳孙,此意庶可宣。
敢论家世旧,岂但姻戚联。
只今我衰微,青衫空裹缠。
忧家复忧国,和战何其偏。
世臣匪乔木,休戚实共焉。
君从郑庄来,邂逅惊四筵。
到我南溪上,访我南涧边。
饮我一两杯,和我三四篇。
扶摇手中笔,湛如朱丝弦。
公侯必复始,爱直尔青毡。
要知先贤后,瓜瓞自绵绵。
子产叔向,信矣仇池仙。
滑州到任表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五、《忠肃集》卷一
去职逾年,法初得调。
赐符出守,恩实过优。
内省叨踰,窃深震惧。
伏念臣之所领,地实近畿,自昔汉、唐之要津,为今赵、魏之孔道。
中间一废,新造未完,河流方洪,骋传将至。
萑蒲之啸间发,舆梁之缮始兴
谓宜得王尊之获民,叔圉之治客,消盗之术有如龚遂,济人之政贤如国侨
乃如愚臣,学蕴昧陋,资材阔疏,幸遭睿明,每备任使。
愚有馀,故专于尽瘁;
智不足,故无以自休。
所向多艰,岂堪治剧?
单车虔命,使道疾驰。
视人郡章,犹或惊异。
谕上恩旨,罔不欢欣。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明道德以建太平,修法度以熙庶政。
谓孤臣之多所虑,取拙者之或能勤。
敢不祗力夙宵,疚心事职。
况诏令明具,止于奉宣;
德泽汪洋,易于究达。
庶凭覆帱之祉,小效涓尘之劳。
法第六 曹魏 · 杜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二
夫淫逸盗窃,百姓之所恶也。
我从而刑之、残之、刻剥之,虽过乎当,百姓不以为暴者,公也。
怨旷饥寒,亦百姓之所恶也。
遁而陷于法,我从而宽宥之,虽及于刑,必加隐恻焉,百姓不以我为偏者,公也。
我之处重,百姓之所憎也。
我之所轻,百姓之所怜也。
是故赏约而劝善,刑省而禁奸。
由此言之,公之于法,无不可也;
过轻亦可,过重亦可,私之于法无可也。
过轻则纵奸,过重则伤善。
今之为法者,不平公私之分,而辩轻重之文;
不本百姓之心,而谨奏当之书:是治化在身而走求之也。
圣人之于法也,已公矣,然犹身惧其未也,故曰「与其害善,宁其利淫」。
知刑当之难必也,从而救之以化,此上古之所务也。
后之治狱者则不然。
未讯罪人,则驱而致之意,谓之能;
下不探狱之所由生为之分,而上求人主之微旨以为制,谓之忠。
其当官也能,其事上也忠。
则名利随而与之;
驱世而陷此,以望化道之隆,亦不几矣!
凡听讼决狱,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权轻重之叙,测浅深之量,悉其聪明,致其忠爱,然后察之。
疑则与众共之,众疑则从轻者。
所以重之也,非为法不具也,以为法不独立,当须贤明共听断之也。
故舜命皋繇曰:「汝作士,惟刑之恤,又复加之以三谇(「谇」与「讯」通。)」。
众所谓善,然后断之,是以为法参之人情也。
故《春秋传》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而世俗拘愚苛刻之吏,以为情也者,取货赂者也,立爱憎者也,祐亲戚者也,陷怨雠者也。
何世俗小吏之情,与夫古人之悬远乎?
无乃风化使之然邪?
有司以此情疑之群吏,人主以此情疑之有司,是君臣上下不通相疑也。
不通相疑,欲其尽忠立节,亦难矣。
苟非忠节,免而无耻。
免而无耻,则民安所厝其手足乎?
春秋之时,王道浸坏,教化不行,子产相郑而铸刑书,偷薄之政,自此始矣。
逮至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
至于始皇,兼吞六国,遂灭礼义之官,事任刑罚,而奸邪并生,天下叛之。
高祖约法三章,而天下大悦。
孝文即位,躬修玄默,论议务在宽厚,天下化之,有刑厝之风。
至于孝武,征发烦数,百姓虚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宄不胜。
于是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转相比况,禁固(旧校云,「固」疑「罔」。)积密,文书盈于机格,典者不能遍睹,奸吏因缘为市,议者咸怨伤之。
凡治狱之情,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之主,不放讯,不旁求,不贵多端,以见聪明也。
故律正其举效(旧校云,「效」疑「劾」。)之法,参伍其辞,以求实也。
非所以饰实也。
但当参伍聪明之耳目,不使狱吏断练节治,成辞于手也。
孔子曰:「古之听狱,求所以生之也,今之听狱,求所以杀之也」。
故斥言以破律,诋案以成法,执左道以逢政,皆王诛之所必加也(《群书治要》)
泗州王守 明 · 杨起元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不见黄州鹤,今从帝里飞。
古来称悃愊,何可论黄骊。
会见文翁化,宁专子产慈。
请看移俗日,全在簿书期。